当前位置:首页 > 节水新闻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东治水实施“三转移”

发布时间:2019-12-27 07:57:00 点击:

治水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资金投向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和农田水利转移、资金分配由单一项目计划安排向竞争性安排项目转移,着力补齐水利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是广东的特殊省情,也是省委、省政府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幸福广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广东水利又能贡献什么呢?

新年伊始,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至2020年,广东治水将实施“三转移”:治水重心将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资金投向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和农田水利转移、资金分配由单一项目计划安排向竞争性安排项目转移。通过实施“三转移”,全面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幸福广东建设。

治水重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水利的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并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会上提出“兴粤必先治水”和“打响民生水利品牌”的要求。之后,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广东省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方案》、《广东省千宗治洪治涝保安工程建设方案》、《广东省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方案》、《广东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方案》、《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五个民生水利工作方案,为未来10年民生水利发展定好调、谋好局。

根据五个民生水利工作方案,广东治水重心将实施重大战略转移,从城市转向广大的农村、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

——农田水利万宗工程,所涉工程全部在农村。主要包括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农村中型及重点小型机电排灌工程。

——千宗治洪治涝保安工程,涉及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重点易涝区整治等工程都分布在农村和边远山区。

——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由于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靠近城市的海堤基本完成达标加固,现在实施的千里海堤加固工程大部分也是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广大农村地区。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部集中在农村。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以外的15个地级市所辖93个县(市、区)县城以外的农村地区。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所涉内容,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功能区保护等大部分也在农村地区。

治水重心的转移,凸显了广东民生优先的治水思路;也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柏青指出,在2003年开始实施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我们把大部分的财力、精力都放在城市防洪和大江大河治理上,使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跃上新台阶。但在中小河流、农田水利、特别是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小流域和山洪灾害防治存在明显短板。通过实施五个民生水利工作方案,将有效补齐农村水利短板,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资金投向: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小流域和农田水利转移

治水,需要资金投入。

汪洋指出,发展民生水利,投入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只有大投入,才能实现大发展。

2011年,广东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未来10年,将投入3000亿元大兴水利。

庞大的资金,从何而来?

据省水利厅介绍,资金主要来自五方面:一是各级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其中省级财政资金达1000亿元。二是向银行融资,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从土地出让金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广东将在这部分资金中,省级统筹45%,以此形成的现金流为依托,向银行贷款融资,首期已融资100亿元。三是采用的BT模式向企业融资,目前已融资70亿元。四是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认真做好项目规划,争取列入国家水利建设专项。五是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通过土地资源拍卖、以地换堤、水利工程经营权拍卖、社会捐资等形式,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有了资金,投向哪里?

根据省政府出台的五个民生水利工作方案,在未来投入的3000亿元水利资金中,将有1761亿元用于实施五个民生水利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资金投向中小河流、小流域、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其中农田水利万宗工程达600亿元,“十二五”期间投资约385亿元;千宗治洪治涝保安工程达750亿元,“十二五”时期投资约500亿元;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达9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

专家指出,水利资金由过去投向大江大河转向中小河流、小流域、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将有效解决多年来农村存在的水利欠账问题,医治农田水利建设滞后这一“硬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激活农村发展潜能,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资金分配:由单一项目计划安排向竞争性安排项目转移

水利资金分配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水利建设的质量与速度。

2011年8月,副省长刘昆在主持研究制定五个民生水利工作方案时强调,要采取面上总体推进与整县示范推动相结合、重点工程与配套工程同步推进的建设模式,采用竞争性分配方式开展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建设。

据了解,每个水利建设示范县将获得省级财政水利资金4亿元,同时地方必须配套3亿元。

这预示着水利资金分配迎来重大改革。

2011年底,广东率先在全国试水竞争择优、整县推进水利建设。第一批和第二批水利示范县已确定。兴宁、德庆、高州、清新、五华、博罗等6县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各获得省级财政水利资金4亿元。

“十二五”期间,广东将通过竞争性安排水利项目,在全省择优遴选30个水利示范县,整县推进水利建设。

据广东省水利厅介绍,目前,除水利示范县、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型灌区改造试点项目引人竞争机制外。未来将有更多水利专项建设纳入竞争性安排,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五小”水利示范镇建设等。

专家指出,水利资金分配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实现质量与速度的统一:一方面,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各地认真、细致做好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只有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从而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促使各地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按照竞争项目时的承诺,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加速水利工程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出现久拖不决、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另外还可以全面激活各地参与水利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体现了“好马多吃草”的激励机制。

治水民生优先,这是广东治水的根本原则。根据民生需要,及时调整治水重心与资金投向,这是促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随着五个民生水利工作方案的深入实施,广东民生水利建设将会跃上新台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将会明显改善。淘宝店:(1)绿丰节水灌溉(2)绿丰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3)绿丰节水灌溉设备

    文章评论
    内容:
    验证码:
    莱芜市绿丰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Powered by 节水灌溉